旅遊線路分類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成人票175元(僅供參考)。
景點地址:昆明市石林彜族自治縣
交通信息: 昆明市——環城東路——匝道——昆洛路——廣昆高速公路——昆石高速公路——終點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简介:
石林是被譽爲“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昆明市東南78公裏的石林彜族自治縣境內,面積1100平方千米,保護區35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處于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卡斯特地質地貌奇觀。石林景區包括“二林、二湖、二洞、一瀑、一園”八個片區,它們分別是大小石林;長湖和月湖;奇風洞和芝雲洞;大疊水瀑布以及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林風景名勝區于1931年建立,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現已經成爲“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産、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
石林長湖
長湖,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環抱之中。湖平面形狀如身材修長的少女,是民間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迹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爲“藏湖”。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裏,是野營、度假、療養、水上活動、射箭射弩、欣賞並參加民族舞蹈表演的娛樂、休閑勝地。
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周长5千米,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水质清澈,无污染。四面青山环抱,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洁净,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由众多小湖,环境清净幽美。可划船,可垂钓,可登山,可射箭弩,可野炊,可采摘花果。备有帐篷,夜宿湖畔,月上东山,水光潋滟,约二三同志荡舟湖面,饮酒作乐,极具东坡夜游赤壁之趣;可仰身形骸;火把晚会,可歌可舞,舒张形神, 乐不思蜀。若才子佳人,情意投合,约会在此,实乃一绝。相传这是阿诗玛洗脸捣衣的地方。
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撒尼人在長湖歡度隆重的火把節,這裏就成了歌、花、人的海洋,摔跤、鬥牛、大三弦舞蹈精彩紛呈。
圓湖在長湖南2公裏處。有大車路相通,湖小,水質好,群山環抱,山青水綠。
獨石山在維則村,陡峻奇險。清鹹豐年間,彜族義軍領袖趙發在此安營紮寨數年之久。現存有房屋遺址,石水井、石監獄、石城牆等物,營盤石壘拱門至今巍然挺立。1938年,吳晗來這裏考察,題詩刊刻于山頂石壁之上。
長湖一年四季皆可遊覽,各具韻味。
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圭山,因雄奇險秀的山巒形若大海龜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龜山”,後改譯音爲“老圭山”,彜語稱“構波瑪”,意爲“大雁的山”。山峰海拔2601米,南北長14千米,寬10千米,總面積3206公頃,系雲嶺山脈余脈,以山腳相對高度981米,爲縣內最高大的山峰。圭山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氣候,年降雨量970毫米,年平均氣溫14°C,年平均無霜期210天,月平均氣溫變化不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是旅遊度假,休閑避暑的好去處,且圭山與聞名遐爾的石林風景名勝區比鄰,距阿著底“彜家樂”生態樹僅10公裏,與之構成一道靓麗的回歸自然的風景線,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圭山地區廣泛分布著古代可溶性碳酸鹽沈積岩、石灰岩發育形成的典型的岩溶地貌。奇峰、溶洞、落水漏鬥遍布的地貌景觀爲其所特有。彩雲壁、摩天岩在林海中時隱時現,其粉紅色的、黑白相間的峭壁高數十丈,巍然聳立。
圭山森林覆蓋達80%,分布著多樣的森林植被,多是受高原亞熱帶季風影響形成的半濕常綠闊葉林,主要是滇青岡、清香木、黃毛青岡和杜鵑等構成的群落植被。隨著圭山地勢的起伏,草坪也分成數台,頗具情趣。每到入春和盛夏時節,豐富的蕨類植物如三葉草、彩葉草、滇紫草、石槲、龍膽草等野花爭相開放,燦爛紛呈,漫步在酥軟如綠毯的草地上,幽香撲鼻頓覺心曠神怡。珍貴植物及天然藥草遍及圭山每個角落,常見植物有460余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紅椿、雲南樟木、三尖杉、榉木、厚樸、杜仲、扇蕨等;省二級保護植物有:小果南燭,裂果漆;省**保護植物有:滇香木、荼條木、十大功勞、刺黃蓮等,還擁有雲南人引以自豪的茶花,杜鵑和報春花三大名花,藥草有草鳥、葉上花、天麻、三棵針、半夏、百合烏梅、龍膽草、桔梗等上百余種,這些珍稀和名貴的植物是全人類珍貴的自然資源,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遺傳學、生態學、社會及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
圭山山高林密,森林生態環境良好,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場所,主要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果子狸、麂子、鷹、八哥、山雞、畫眉、啄木鳥、白腹錦雞、喜鵲、野兔、九節靈、松鼠、蜍及青竹標、綠蛇、蜥蜴等。
圭山東北部地势平缓,西南两面山体陡峻、峭壁嶙刚、森林险峰融为一体,山体浑圆高耸入云,站立山外从不同的角度看圭山,真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圭山,山高地阔,气象万千。登临山顶,清晨可观喷薄欲出的红日朝霞,傍晚可赏徐徐坠落的夕阳余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放眼眺望,临近四县锦绣般的原野平畴、山河湖泊、轻纱浩渺,令人心醉神迷。最令人难忘的是冬雪时节的圭山,那真是一个银装素裹、冰雕玉琢的世界。置身其中,感觉自己也被这冰玉世界净化得冰清玉洁。云海也是圭山一大景观,似轻烟白雾一样时而升腾、时而飞动、时而站立,升腾时群峰显露臂膀,山花张开笑脸;飞动时层峦影影绰绰、林海时隐时现;伫立时如一片汪洋把天地融合在一起,这景观是那样神秘莫测,使人深深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圭山是光荣的革命历史纪念地,曾经是云南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革命根据地。朱家壁将军率领一支人民的军队先后与敌军作战10余次,攻克师宗,丘北,解放广南,在圭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云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朱家壁将军纪念碑座落于圭山群峰环绕中森林浓郁的地方。对后人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圭山上有一寺,名曰圭山寺,又叫圭镜寺。位于圭山東北坡,始建于明朝,是方圆周边四县(泸西、弥勒、师宗、陆良)乡民最崇拜的佛教名山胜地,史载有“圭山在东州,树林荫郁,山巅有池,盛旱不涸,池下有寺,俯瞰交广,旧时秦土司居之”。近几年来,临县乡民自动捐资修复建设大雄宝殿、草庵寺、玄天阁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当地及邻县各族乡民成千上万的佛教虔诚者上寺朝圣祭祀甚是热闹。
圭山地處多民族地方,苗族、彜族支系中的撒尼、黑彜、白彜、彜青與漢族雜居于此,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曆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民谷風情文化,共同構成了圭山地區淵源流長,绮麗多姿的風情長河。
圭山,林海茫茫,浩浩瀚瀚,氣勢恢宏,于2000年12月28日由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爲國家級森林公園。
圭山國家森林公園,不仅有多样性的森林植被、多种野生动物,而且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还是革命历史纪念地,喀斯特地貌又为其增添了奇异的景观,是现代人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奇風洞
奇風洞是一个会“呼吸”的山洞。在石林县诸多溶洞中,数它最奇特。洞中虽不大,直径约1米,但每到雨季,洞内便会发出像老牛喘气一般的声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费力地把泥巴吹开,若在洞口燃起干柴,洞中的风便把火苗浓烟吹腾飞扬,停歇10多分钟之后,又开始吸气,烟火又被“吞入”洞内,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不绝。奇風洞的呼吸现象并非四季常有,通常发生在6—10月间。奇風洞尚未开发,属储备景点。
关于石林的奇風洞,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石林小村有一位叫果基的撒尼青年,靠給土司放牲口養活雙目失明的母親。有一天,果基到一個山凹放牲口,聽到遠處有人說話:“勤勞善良的人啊!到我這裏來吧!我將給你幸福。”果基朝發出說話聲的地方走去,發現前面有一個山洞。他勇敢地向洞裏爬去,先是漆黑一團,爬了一段,來到一個明亮的大洞,洞裏堆滿了金銀財寶和糧食藥材。果基不愛金銀財寶,只拿了一點草藥和糧食就爬出洞口來,他把糧食分給窮鄉親,用草藥醫好了母親的病。
果基找到寶洞的消息傳到土司耳中,貪財的土司帶著凶惡的家丁,逼著果基下洞去背金銀財寶。果基背了一背又一背,沈重的布袋使得他又累又渴,一口氣喝完了洞裏的一汪泉水,竟覺得身體發脹,漸漸變成了一條巨蟒,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去奉養母親,又聽到土司凶狠在洞外喊叫,他的複仇之心油然而生,爬出洞去,張開大口把土司吞進肚裏。
母親不見兒子回來,找到山洞,對著洞口不停地呼喚兒子的名字。果基怕自己的樣子嚇著母親,只能在洞裏大口大口地喘氣。久而久之,媽媽變成了歪著頭喊兒子的歪頭山,而果基呢,只能在洞裏回答媽媽的呼喚……
石林芝雲洞
芝雲洞景區包括芝雲洞、小芝雲洞(疊雲岩)、祭白龍洞、豬耳朵洞、大幹洞這幾個溶洞,是觀賞喀斯特溶洞景觀爲主的溶洞群落。目前建設開放了芝雲洞、小芝雲洞(疊雲岩)和祭白龍洞三處景點。其中芝雲洞建設開發時間最早,已近400年之久,是明萬曆年間路南州知州汪良(一說汪良明)發現並立碑題記,派人修整的。
該題碑仍完整保留于芝雲洞右側小洞,是最早記載石林風景名勝的文獻,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芝雲洞洞口大廳有該碑的複制品。
芝雲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裏,安石公路東側的一座石灰岩大石山中。洞長400爲,寬3—15米,高5—30米,呈“丫”形,兩段洞由一低矮狹窄的洞門連爲一體。洞內多石鍾乳、石筍、石柱等溶洞景觀。形態多樣,異彩紛呈。明以後稱“仙迹勝景”,以“石硐仙蹤”之名號獨居石林八景之首。
從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個主要景點,分別是:靈芝仙草、玉象撐天、倒挂金雞、葡萄滿園、雲中坐佛、禮貌洞、鑽山駱駝、、雙獅戀、悟空取寶、東西龍宮、蛟龍升騰、千年玉樹、太白金星、神牛尋母、水簾洞、龍虎鬥、壽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洞內遊路安全,觀察角度好,燈光照明設備齊全。通風良好,空氣通暢,岩壁堅固。遊時需1小時左右。
祭白龙洞位于天生桥村祭白龙山下,距大小石林4公里,距芝云洞2公里。全长450米,高10—20米,宽5—10米。洞内除常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外, 还有石花、卷曲石、方解石晶体、鹅卵石、石井等,形态奇美。和其它溶洞特点不同的是,该洞溶石光滑透明,亮如水晶,洁白纯净,在灯光映照下,美不胜收。中国和斯洛文尼亚洞穴专家联合考察后承认,在这样的小洞中有如此玲珑奇巧的碳酸钙沉淀,世界上也不多见。
祭白龍洞共有宮燈迎客、銀河疊水、龍宮寶殿、巨龍護寶等三十個命名景點。由于該洞開發時間較晚,未遭人爲破壞,洞內各種溶石保存完好。遊時需1小時。
小芝雲洞又名疊雲岩,在芝雲洞對面,距芝雲洞數百米,在1998年10月1日對遊客開放。洞長200米,最高30米,寬8米。特點是石鍾乳、石筍較集中,洞內曲折陡峭,已命名景點23處,它們是:紅蓮仙境、青蛙王子、蓮花公主、大青權、火把山、疊雲峰、斬巨龍、蚌殼花、山崩地裂、倒挂蓮花、血染紅岩、龍宮水母、黑山峽谷、吊死鬼、相思淚泉等。
售票處設在安石公路西側,距洞口數十爲。遊時需半小時左右。
以上三溶洞景觀各具特色,洞內照明、通風及安全條件好,洞群集中,交通便利,距大小石林近。遊完三個溶洞大約需要4小時左右。洞口均設有小攤點,可購買飲料及食品以及其它紀念品。
洞內溫度變化不大,冬暖夏涼,但較潮濕。
建議外地遊客先遊覽該區,待大小石林遊客高峰過後再遊覽大小石林景區。不益穿高跟鞋,不須准備照明及共它探險用具。
石林仙女湖
仙女湖景區由清水塘村、仙女湖石林及尾博邑峽谷等景點組成。
該景區尚未建設開放,已被石林管理區納入發展規劃之中,擬在涵養湖水,綠化荒山的基礎上,將仙女湖觀賞和傳統村寨體驗與仙女湖南部的高爾夫球俱樂部結合,形成獨特的遊覽區。
仙女湖是以石林结合水面、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景观 ,附近的清水塘村,古朴宁静,充满浓郁的撒尼民族风情。苦楝树荫中的红土房子,乡村道上的牛车马车,高高的烤烟房,长满大片青苔的茅草房顶,以及秋天、冬天满树悬挂着的金黄苞谷串……人如在油画中行走。仙女湖南约2公里处有尾博邑峡谷,谷底溶洞中发现盲鱼(学名:石林高原鳅),有关学术论文发表后,作为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补充材料,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飛龍瀑
飛龍瀑小叠水瀑布落差20余米,宽约10余米,水落潭中,浪花飞溅,潭内有一"鱼巨石"。
從小疊水瀑布西行約1.5公裏,聞水聲震耳,路面似乎微微顫動。巴江從一斷壁躍下。河道斷裂橫切而形成瀑布。瀑布落差90余米,比貴州黃果樹瀑布高出18米,雨季幅度可達60余米,是雲南省最大瀑布,也是珠江第一瀑布。瀑布如霧崩雲墜,氣勢磅礴,水霧在陽光下映出彩虹。
觀賞大疊水全貌,可乘纜車往返,舒適、安全、快捷。纜車單程10元,往返20元,也可沿山壁開鑿鋪設的石階上下。幾百級台階在山崖間盤旋,別有趣味。觀瀑最佳地點還有半山腰的半瀑園,可臨近瀑布,觀察其上端和側面,感受瀑布的力量和美。
清水河是瀑布近旁的小山谷,深約3公裏,有山道蜿蜒進去,水極清,在嵯岈的亂石間流淌。山狹窄,綠樹蔥第,環境清幽涼爽。
仙人洞在大疊水對面半山腰,長百余米,寬6-10米,高10-20米。有天然大要堂,有石筍、石牙、石幔等沈積物。
大疊水景區旅遊服務設施較完善,有飯館和小商店。爲遊客提供休息場所,瀑布岩壁上的山洞星級旅館已修建完式,能提供檔次較高的服務,設計施工獨到巧妙,與自然溶爲一體,別有風味。俯臨木欄杆,把酒臨風,鳥瞰身下絕壁懸崖,遙看瀑布激起的滿谷水霧,聽水聲轟降,飄然欲仙。
黑松岩(乃古石林)
清康熙《陸良州志》說:“石門峰,沿西四十裏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又因“黑”在當地彜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黑松岩景區(乃古石林)面積約10平方公裏,高等級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岩東區,距石林火車站約5公裏。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除了與石林景區相似的刃脊狀與劍狀石柱外,還有很多的尖頂狀石柱。在上端它們彼此分離,根基部卻都連在一起,組成石牆、石城和石陣。其石峰呈黑色,與石林景區的石頭的青灰色相比,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且比石林景區廣闊,獨具荒涼、粗犷、古拙之美,更給人以回歸自然的心曠神怡之感。入口處有白雲湖,水平似鏡,景區中又有白雲洞,神奇瑰麗。
景區由石林景觀、白雲湖、白雲洞、石峰山、幽谷仙瀑組成。一般分布爲東、西、北三個區域。鋪設的石板遊路總長6公裏多,貫穿西區和東區。已命名的景點有九十六處。
東區的主要景點有:梁祝相會、衆志成城、峰上望、古戰場、石破天驚、天鵝戀、豬八戒背媳婦、獨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開屏、承露盆、雙獅戀等,遊時需2-3小時。
西區的主要景點有:相依爲命、八仙亭、古佛一燈、龍騰虎躍、老君壺、南天棧道、古塔洞天、南一華表、垂簾聽政等十九處,遊時需1-2小時。西區外環繞著田野,開闊明亮,一派田園風光。
北區尚未充分開發,供有羊腸小道可通行,岩體高峻雄偉,氣勢非凡,並有大量石芽分布。遊覽時,最好穿牛仔類緊身衣褲和防滑性能好的旅遊鞋。許多地段需要在灌木和荒草中穿行,需要爬壁攀岩。該區是體力好並富有探險精神的遊客的最佳去處,能盡情享受處服自然及登高舒懷的自豪和喜悅。
遊黑松岩景區可歸納爲:峰上望、地上轉、地下鑽。
峰上望,即在東區"峰上望"景點登高遠眺,可觀賞到黑松央景區的全貌及周邊村寨田野風光,領略黑松岩的荒蠻、雄渾的博大氣勢。
地上轉:即在地面石林中穿行。
地下钻:即游览中部的"白云洞",该洞长400余米,空间宽敞,照明及游路设施配套齐全,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地下溶洞景观丰富,形态多样 ,并完整演绎了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管理站设在西区洞口,票价为10元(门票已包含)。
充分遊覽該區(包括北區),需5-6小時。東區入口處有商店、餐館及娛樂設施,爲遊客提供方便,遊客亦可儲備飲料及食品。
月湖
月湖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畝,是“路南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寬廣又不太深,因而盛産魚。在月湖垂釣一般都會收獲頗豐。湖岸的石岩裏藏有許多珊瑚、螺蛳、蛤蜊等海生化石。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岩質的石山,剛露土的石芽石筍讓人歎爲奇觀。湖北岸是綠色的草坪。湖東岸山巒起伏,林木蔥籠,彜村風光秀麗。環湖的小山上,種著青松翠柏,生長著蘆葦。
月湖夏天不野,冬天不瘦,永遠笑而不言。它用自己的乳汁滋養著四周的青山田園,用自己的博大胸懷培育了彜族人民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裏的人民有說不完的故事,唱不盡的歌,用不完的力。
到哪裏去尋找冬天裏的春天?到月湖,那裏有爽朗明麗、活力蹦跳的春天。